中考沒有考好,只考了200分能上什么學校?相信這是很多中考200分的同學以及學生家長都想要知道的問題,首先就是我們需要清楚,初中畢業想要上高中,是需要中考分數線超過當地中考提檔線才有選擇高中的機會,如果距離提檔線較遠,就只能選擇復讀等明年再考一次,或者找一所好的中職學校,學一門實用的技術,早畢業,早工作,早賺錢,當然如果是想要繼續學歷深造,讀中職、中專也是可以繼續深造的,現在讀職高、中專、技校都是有升學渠道的,或者直接選擇讀3+2五年制大專也可以!
安順中考200分可以讀的當地中等職業學校
安順民族職業技術學校
安順民族職業技術學校簡介安順民族職業技術學校始建于1976年,原名鎮寧民族師范,是安順市直屬正縣級教育事業單位。1986年被貴州省人民政府確定為全省八 所優先發展的民族師范學校之一,1997年經省人民政府評估認定為辦學條件與辦學質量“雙合格”學校。先后被認定為貴州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安順市全 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培訓考試中心、貴州省教育干部培訓基地、安順市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基地、貴州省語言文字示范學校、貴州省安順市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測試點。 2005年,經上級部門批準,獲得“安順市民族職業技術學校”辦學資格。建校36年來,秉承“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服務為宗旨”的辦學理念,為 安順市基礎教育培養了8000余名合格師資,培訓各類人才3.2萬人次,為安順市的經濟建設,特別是轄區內的民族地區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學校地處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緊鄰鎮勝高速公路,距安順市區25公里,距黃果樹大瀑布15公里,距龍宮風景區僅10公里,交通極為便利。作為安順市現存 唯一一所市屬中等職業學校,它有著優美的育人環境,背靠巍峨挺拔的鎮寧山,斜依蒼翠蔥郁的青龍山,與幽逸奇趣的犀牛洞隔溪相望,校內小溪潺潺,綠樹成蔭, 建筑錯落有致,被原國家教委領導譽為“盆景學校”,音樂樓還享有“小布達拉宮”的美稱。
安順民族職業技術學校教師力量
學校教學設施完備,師資力量雄厚?,F擁有價值1000余萬元的教學儀器設備,圖書館藏書6萬余冊,閱覽室有上百種優秀期刊可供學生借閱,覆蓋整個校區的計 算機網絡,實現了教育資源的互通與共享。目前,學校有40余個教學班,特別開設有少數民族幼兒雙語師資班,在校學生3180人,少數民族學生占 36.4%。開辦有學前教育、旅游、計算機三個專業群,與省內外兄弟學校聯辦有學前教育???,電子與信息技術、會計電算化、數控技術應用、模具設計與制 造、機械制造與控制、汽車制造與維修等10余個專業。專任教師90人,高級職稱25人,中級職稱38人,均為本科以上學歷,其中22人分別參加華東師范大 學、貴州師范大學、貴州大學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師資力量雄厚。
2008年以來,學校抓住機遇,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經過廣泛深入的調研,制定和實施了三年發展規劃。在安順總體經濟狀況較為困難,財政沒有 投入的情況下,學校不等不靠,積極創造條件落實規劃,并于2009年通過評估成為“貴州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兩年多來,投資3000萬元,建成學生公寓 1幢,學生食堂1幢,學生實訓大樓1幢,并已投入使用。新樓宇寬敞整潔,規劃有序,設施先進,管理規范,辦學面貌有了較大改善。
2011年,學校又以“BT”模式引資4300萬元進行二期工程建設,將建成運動場一個,70個教室的教學大樓一幢、容納2000人的學生宿舍一幢,項目正在建設之中,擬于2012年內完工。目前,學校占地175畝,總建筑面積達68800平方米。
隨著國發2號和黔黨發15號文件對貴州特別是對安順的政策支持逐步到位,下一步,我校擬投入1.83億元,進一步完善辦學設施,打造成在校生6000人,有500名教職工的大型國家級示范學校。
多年來,我校一直采取上掛下靠橫連等方式開展聯合辦學,與江蘇省經貿技師學院、貴州省物資學校、貴州省機械工業學校、貴州省電子工業學校、重慶市渝北職業教育中心、重慶市旅游學校等省內外兄弟學校聯合開辦工科類、管理類專業,擴展了專業選擇范圍。
鎮寧民族職業技術中學
鎮寧民族職業技術中學簡介學校座落于著名的黃果樹大瀑布之鄉—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縣城西北部,南鄰長流不息的穿城河,北鄰風景秀麗的環翠山,校園內古樹參天,桂花飄香,環境優美宜人,校外與縣內新興開發區——紅星大道開發區主干道接壤,交通方便;新校區緊鄰風景優美的紅山水庫,從縣城中心乘坐縣內公交往北至五里坪站,僅需十分鐘即可到達新校區,是無數莘莘學子學習的好環境。
鎮寧民族職業技術中學辦學規模
學?,F有兩個校區,一為城關鎮下北街老校區,現已在開發區的紅星大道開設正門,正門氣勢恢宏。老校區分為教學區及教師生活區,教學區內有三棟教學樓、一棟實驗樓、一棟學生宿舍、一棟行政樓、一個學生食堂以及一個操場組成。二為尚未正式入駐的五里坪新校區,乘坐縣內公交車往安順方向可達,新校區環境優美、條件優越,相信入駐以后,鎮寧民族高級中學將在這里延續她的輝煌!而老校區根據計劃將重新開設初中,成立一所新中學。
建校幾十年來,無數的民中學子從這里出發,前往了全國各地的高等學府進行深造,清華大學、重慶大學、貴州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廈門大學、安順學院、天津醫科大學、貴陽職業技術學院等高等學府里都有著民中人的足跡。而縣內的黨政干部、教師隊伍、商業領域等,都活躍著民中學子的身影。
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雨,學校已發展為37個教學班,在校生2257余人。被鎮寧人民譽為“瀑鄉民族教育之花,山鄉學子成才搖籃”的貴州省鎮寧民族中學,正昂首闊步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盡管我校生源嚴重不足和下滑的境況下,學校師生員工團結一致,負重奮進,刻苦拼搏,學校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教育教學質量仍穩步提高。
鎮寧民族職業技術中學教師力量
教職工146人的高級中學,現有高級教師30人,中級教師42人。教師恪盡職守,敬崗愛業。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堅持師范性和學術性統一,堅持教學與科研兩個中心并重,努力提高教學科研水平,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學校在總結多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高師教育的新思路、新模式。提出了“正師德、厚基礎、寬知識、強技能、健身心、求創新”的十八字人才培養規格,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為校訓,不斷加強各方面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關嶺縣民族中等職業學校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綜合性高級中學是貴州省首家具備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辦學資質的學校,學校位于關嶺自治縣頂云新城區,占地面積120余畝,現有教職工218人,在校生4288人,城區內有320國道、滬昆高速、滬昆高鐵穿過,是關嶺縣委、縣人民政府著力打造的重點公辦學校,是貴州省第一所省級“職普融通”特色示范學校;第一批“中職強基工程”學校;貴州省“雙百工程”學校,國家級1+X證書制度試點學校。自學校成立以來,在省、市級各類比賽中獲獎人數逐年增加。
2015年8月,關嶺縣委、縣人民政府投資3.35億元新建關嶺綜合性高級中學新校區。新校區融高中部和職中部為一體,頗具特色,布局合理,環境幽雅,各學科專業場地及功能齊全,是培養青少年個性與特長的理想教育基地。學校“職普融通”的辦學模式架設職、普、藝為一體的人才成長立交橋,走綜合發展之路,為學生成才提供了多渠道、多元化、有特色的發展空間,形成普通高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同舟共濟、相輔相成的良性發展格局。
學校以“崇尚自信、成就美好、多元成才”為育人目標,加強管理,精細到位,注重細節,注重實效,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讓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的展示。
高中部2020年,二本、高職院校錄取735人;2021年,二本、高職院校錄取454人;職中部開設有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中西面點、電子商務、工業機器人技術運用、美容美體、美發與形象設計、汽修運用與維修、物流服務與管理、計算機運用等專業。2021年中職升入高職院校人數404人;2022年中職升入高職院校人數426人。
安順中考200分可以讀的五年制大專學校
安順職業技術學院五年制大專
安順職業技術學院五年制大專學校簡介
安順職業技術學院具有60多年辦學歷史,是由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安順農業學校、財政學校、衛生學校、工業學校等四所中專組建而成。學校遵循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突出立德樹人和技術技能教育,秉承“德能俱厚、有業樂業”的校訓,營造“明理自強、知行合一”的校風,形成了“教喻有節、修業不倦”的教風和“篤行苦練、日臻新境”的學風。
學校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理念,創新提出并實踐“三共同三循環”人才培養模式,打造出了具有特色優勢的服務于旅游產業、現代農業產業、信息大數據產業、機械加工制造業、商貿物流產業、大健康醫療產業的六大專業群40多個專業,建設了一支具有教授、工程師和技能大師等專兼結合的近500人優秀教師隊伍。學校大力投入實訓室和實訓基地的建設,建有開放性實訓基地3個、產學一體實訓中心4個,與專業教學相配套的實訓室30多個,實訓儀器設備值達13000多萬元。學?,F有在校生13000多人,畢業生就業率長期穩定在95%以上,2017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貴州省優質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面向“十三五”發展的新要求,學校在安順西秀產業園區選址征地1200畝,基本完成了近40萬方建設,建成了一所嶄新的現代化校園。學校還將進一步推進“智慧校園”建設,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建成一所省內一流的優質高職院校。
安順職業技術學院五年制大專歷史沿革
1956年,成立安順農業學校;
1956年,成立安順財政學校;
1958年,成立安順衛生學校;
1965年,成立安順工業學校;
2002年,安順農業學校、財政學校、衛生學校、工業學校合并,升格為安順職業技術學院。
中考200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同學們沒了信心,這幾年國家對于職業教育非常重視,從高中升學率設置為50%就可以看出,國家需要的人才并不只趨向于理論人才,擁有一技之長的技能型人才也是國家所需要的,沒能上高中只是另一種人生選擇,并不能代表什么,而經歷過失敗的你們,相信更能知恥而后勇,在其他的賽道上蓬勃發展,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