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沒有考好,只考了300-400分能上什么學校?相信這是很多中考300-400分的同學以及學生家長都想要知道的問題,首先就是我們需要清楚,初中畢業想要上高中,是需要中考分數線超過當地中考提檔線才有選擇高中的機會,如果距離提檔線較遠,就只能選擇復讀等明年再考一次,或者找一所好的中職學校,學一門實用的技術,早畢業,早工作,早賺錢,當然如果是想要繼續學歷深造,讀中職、中專也是可以繼續深造的,現在讀職高、中專、技校都是有升學渠道的,或者直接選擇讀3+2五年制大專也可以!
銅仁中考300-400分可以讀的當地中等職業學校
江口縣中等職業學校
江口縣中等職業學校座落于美麗的梵凈山腳下的江口縣城內,是一所以傳授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和準軍事化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性職業學校。該校創建于1984年,其前身為江口縣農業中學,2007年,經上級批準更名為“江口縣中等職業學校”,學校秉承“以德立身,以技立足”的辦學理念,堅持寬進、嚴教、優出的原則育人。
學?,F有在籍學生1685人(其中全日制學生658人),有教職員工76人(其中公辦教師40人,企業派駐教師29人,工勤人員7人)。學校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有教室32間、實訓室28間、學生計算機室3個、計算機118臺、多媒體24套,有圖書近5萬冊。學校開設有旅游服務與管理、中餐烹飪、美容美體藝術、母嬰照護、電子商務、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普職互通等7個專業。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近年來,學校加強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繼續強化“準軍事化管理”模式抓實學生德育工作,學生日常行為、環衛治理、學習狀態等養成教育呈良性發展。
同時廣泛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藝體和社團等活動,充分讓活動發揮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服務群眾的作用,以此進一步提升廣大師生的德育素養和社會實踐能力,系列活動的開展張揚了學生個性,豐富了師生課余生活,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促進了學生的健康和諧發展。
沿河土家族自治中等職業學校
沿河土家族自治中等職業學校簡介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等職業學校,前身為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第二民族職業技術中學,創辦于1987年,1989年更名為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民族職業技術中學,2008年6月4日規范命名為“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等職業學校”,加掛“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的牌子。自開辦以來,一直依托沿河第三中學校舍辦學,2008年選址思州新區(原壩坨新區),規劃占地面積150畝,建筑面積40085平方米,2012年3月20日整體搬遷至沿河思州新區。
沿河土家族自治中等職業學校師資隊伍
學校自搬遷以來,在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下,乘著貴州省教育“9+3”計劃的東風,憑借中職“百校大戰”的推進,采取邊辦學、邊建設,用三年時間完成了28880平方米的一期項目建設,教職工從當初的32人發展為現在的125人,來自福建、湖南、湖北、陜西、四川、重慶、貴州等各個省(市)。通過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和系統的培養方案,逐步形成了一支敬業、愛生、嚴謹的師資隊伍。
沿河土家族自治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
在專業建設方面,學校緊貼市場需求,采取自辦、聯辦方式開設有學前教育(五年制大專、三年制中專)、現代農藝、畜牧獸醫、高星級酒店服務與管理、旅游服務與管理、計算機應用、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汽車運用與維修、核電設備安裝、服裝設計與工藝、機電一體化、焊接加工、護理等自辦和聯辦共13個專業,涉及教育、服務、醫藥衛生、機電、農林、信息技術六大類專業方向,基本涵蓋了沿河縣主要支柱產業和特色行業。有電子實訓室2間,汽修實訓中心1個,鋼琴實訓室1間,計算機實訓室3間,酒店實訓室1間,組培實訓室2間、食用菌栽培大棚1個,形體實訓室1間,能基本滿足專業教學需要。
沿河土家族自治中等職業學校家教學質量
學校堅持以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以技能促學生發展,以內涵建設促學校發展之路,以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師生素質全面提升和學生穩定,逐步形成學前教育、汽車修理、電子等優勢專業和春季有文化藝術節、技能大賽,秋季有元旦晚會、運動會等校園文化活動品牌。自2007年來,共畢業學生3000多人,畢業生就業、升學率穩定在 97 %以上。
銅仁市川硐農業中學
銅仁市川硐農業中學簡介銅仁市川硐農業中學位于正在開發建設中的川硐新城區,201省道線穿越全鎮,杭瑞高速銅仁北站緊鄰我校,迎賓大道,五福大道從旁經過,交通便利,距市區僅8公里,距銅仁鳳凰機場10公里。它的前身是川硐中心完小,1957年附設初中,1974年成立“銅仁縣川硐中學”,1983年更名為“銅仁縣川硐農業中學”,1987年撤縣建市(縣級市),又更名為“銅仁市川硐農業中學”,2011年撤地設市建區后,學校名一直沿用。截止2013年秋季,學校占地面積 42958平方米(64.5畝),學?,F征地37畝用以修建學生宿舍總8千多平米,學生食堂2千多平米及學校運動場。
學校已進行整體規劃,發展規模按36個班級規劃,功能分區齊全及合理布局。已建成的校舍建筑面積7750平方米,綠化面積2200平方米,現有班級22個,學生總數1214人,住校學生達800多人的辦學規模。有教職工82人,專任教師80人,其中本科畢業73人,中學高級教師8人,中學一級教師21人,初級教師51人,現有市級骨干教師3人,區級骨干教師3人,市級教學能手3人。
銅仁市川硐農業中學教學力量
歷年來,學校以“教育思想前沿、師資隊伍良好、校園環境優美、提高整體素質、培養優質學生、育人特色鮮明”為辦學目標,以“團結求實、開拓奮進”為學校的靈魂和旗幟。經過多年努力,學校先后被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授予“市級試驗示范學校”、“市級辦學先進單位”、“地區雙優文明學校”、“地區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先進單位”、“地區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及教學應用先進單位”、“全國中學語文教學藝術研究實驗基地”、“全區中小學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工作區級示范校”、“基礎組織工作先進黨支部” “全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全校上下齊心協力,在德育教育、安全工作、教學質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同類學??己酥?,多次榮獲“學校全面管理工作一等獎”、“教學質量一等獎”;學校管理得到進一步規范,良好的校風正在形成。教育教學質量在原有基礎上穩步上升,重高錄取率均超歷史最好水平,2013年中考再傳捷報,學校有36名學生升入銅仁一中!
未來五年,學校將以川硐教育園區發展為契機,依托大興工業園區開發和川硐新城區建設及杭瑞高速過境川硐的獨特優勢,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全校師生員工信心百倍抓住機遇謀發展,為實現“創優質品牌學校,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承諾而努力奮斗。
銅仁中考300-400分可以讀的五年制大專學校
貴州健康職業學院五年制大專
貴州健康職業學院五年制大專學校簡介
貴州健康職業學院是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納入國家計劃內統一招生,集醫、護、藥和大健康管理與服務為一體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同時舉辦中等職業教育。
學院占地面積近千畝,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建有藏書總價值達978萬元的數字化圖書館;有覆蓋全校的中央空調系統;有獨具特色、方便師生日常購物的校內“商業一條街”;有千兆主干網絡平臺,校園網絡覆蓋率100%;使用校園“一卡通”系統,真正實現“一卡在手,走遍校園”。學院投入2億元配置教學設施設備,建有先進的解剖實訓中心、護理實訓中心等多個實訓中心,配有高端的實驗實訓設備,擁有三級甲等附屬醫院(銅仁市人民醫院)、銅仁市中醫院等22家市(縣)健康醫療機構和漢方大健康產業園等10家藥品生產營銷企業等32家校外醫藥健康服務實訓基地,為學生學習掌握技能提供實習實訓保障。學院擁有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
貴州健康職業學院五年制大專辦學條件
1、資金投入
項目總投資12.2668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10.2688億元,裝修、設備采購等2億多。
2、占地面積
新征土地894.78畝,計59652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94418平方米。
3、優越條件
高標準的圖書館總面積18000多平方米,一共6層,建有數字化圖書管理系統及計算機網絡服務體系,配備寬敞的電子閱覽室、自習室、視聽區,閱覽座位2500余席,有紙質圖書150000冊,電子圖書30000余冊,中外文數據庫11個,專業期刊500余種,總價值達978萬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空間。
4、招生政策及辦學規模
按國家招生政策入學,2017年7月開始招生,9月份新生入學,建校初期3年內在校生規模為6000人,總規模為10000人。
5、師資配備
按照師生比1:18,專任教師不少于170人的師資配備標準,在籌建初期按173名專任教師配備。所需教師由市政府通過招聘并整合相關學校資源予以保障,將銅仁市人民醫院(三甲)作為貴州健康職業學院附屬醫院。學院建成后,根據規模和發展情況,逐步招聘增加所需教師。
沒有達到銅仁中考提檔線的同學雖然不能上高中,但是現在我國的職業教育一樣有很多的升學渠道,就學歷提升這一塊,根本不需要有任何擔心,選擇讀中職、中專、技校一樣大有可為,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