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只考了200分可以上高中嗎?對于這分數,參考往幾年的東營中考提檔線來看,基本是不可能上普高了,當然同學們也不用灰心,現在升學渠道也不只有高中這一條出路,隨著這幾年國家對于職業教育的重視,中職、技校、中專都是可以升學和深造的。
東營中考200分可以讀的當地中等職業學校
墾利縣職業教育中心
墾利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成立于1981年8月,1995年3月,與墾利區勞動技工學校、墾利區教師進修學校、墾利區農業廣播學校合并成立墾利區職業教育中心。2001年5月,墾利二中遷址區城,并入墾利職教中心。2014年11月25日,根據省教育廳有關規定,墾利區職業教育中心更名為墾利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掛墾利二中牌子)。
墾利縣職業教育中心師資力量
專任教師180人。學校藏書3萬多冊,工具書參考書種類156種,現開設計算機、法律、餐旅、財會、種植、機電、醫護等七個專業。2001年檔案室被省檔案局評為機關檔案工作規范化目標管理“省二級”單位。12月,學校通過市級文明單位復評;學校職工之家被評為市級“先進職工之家”;校務公開被評為市級“校務公開先進單位”,2002年被評為市級校務公開先進單位;2002年12月,學校被評為市級規范化學校。2001—2003年學校被省農干院評為辦學管理先進單位;被市農廣校授予辦學工作優勝單位榮譽稱號。2001—2003年連續三年被評為縣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
廣饒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學?,F有4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671人,現開設計算機應用、機電一體化、機械加工技術、電子電器、財會電算化、市場營銷、幼師、法律、醫護、軍人預備役、特警、印染紡織等十二個專業。學校占地260畝,建筑面積50000平方米,由常規教學基地、培訓基地和實習基地構成,固定資產總值達2600多萬元。
校園設施
學校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先進,設備齊全,設有滿足教學、培訓、實習使用的微機室、語言室、電化教室等教學設施及物理、化學、電工電子、機原機零、金相力學精密測量、財會模擬、禮儀服務等標準實驗(實習)室和實習工廠。是世界銀行“職教二項目”援助學校。學校建有標準的圖書室和閱覽室,圖書總存量近6萬冊,報刊雜志200余種,儀器設備總值達600萬元。實現了“四機一幕”進教室,是省教委確認的“省級電化教學示范學校”。
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相對穩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師資隊伍?,F有教職工311人,其中專任教師153名,學歷達標率為86%,具有中、高級職稱者92人。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班子團結務實,廉潔勤政。中層機構設三室四處,即學校辦公室、教務處、政教處、教師培訓處、學生實習與就業指導辦公室、勤工儉學辦公室。工會、團委、學生會組織健全。
東營新世紀職業學校
東營新世紀職業學校是經東營市教育局批準的成立的一所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也是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批準進行初級、中級和高級職業技術培訓與資格認證單位,同時又是山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批準設立的東營市唯一一家具有三級安全培訓的資質單位,對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特殊工種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操作技術培訓和資格認證。另外,學校還常年組織辦理赴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外研修生(出國勞務)的培訓及輸出工作。
東營新世紀職業學校教學環境
崛起于黃河三角洲上的東營市,是聞名全國的石油之城,她物華天寶、人文燦爛、風景秀麗、環境幽雅;她充滿了青春的活力與勃勃生機,迎著新世紀的朝陽,閃爍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古老的母親河——黃河,就像一條金色的飄帶,從這里奔騰入海!
東營新世紀職業學校占地面積
新世紀職業學校坐落在東營市中心城區——東城。學校占地160畝,環境優美,有東營唯一一所園林式學校的美譽。校園內,百余種珍稀樹種蔥蘢葳蕤,綠蔭如云;珍奇花草,四季飄香;縱穿校園的荷花池清波粼粼、遮天蓮葉與映日紅荷簇擁池中涼亭;一條條清幽的小路,曲曲折折地把學子們帶到花叢草樹的深處;一棟棟整潔、漂亮的樓舍,也如明珠般閃爍在這片綠色的波濤中……
東營新世紀職業學校教學設備
新世紀職業學校不僅環境優美,而且教學設施、設備齊全、先進,擁有5棟教學樓舍,微機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圖書室、形體訓練室、實訓室等幾十間供學生學習、娛樂的教室、大課堂和場地,并在校外建立了30多的實習基地,為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進行技能訓練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同時與東營轄區內的各大型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為畢業學生就業也搭建了實現人生價值與夢想的平臺!在師資上,新世紀職業學校除聘用知名人士到學校兼專職之外,還嚴格選擇優秀的大學生到學校任教,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而且隨著學校的長足發展,這支優秀的隊伍在不斷發展、壯大。
無論選擇何種學校,重要的是要有積極的態度和努力學習的精神。學校僅僅是一個學習的平臺,你的努力和進取心將決定你未來的發展。同時,與家長、老師和輔導員保持溝通,獲得更多關于學校和專業的信息,以便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記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展軌跡,用自己的方式追逐夢想,并為未來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