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開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中專學校名單有:貴州城市職業學院(中職部)、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貴陽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等中專學校。

一、貴州開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中專學校名單一覽表
序號 | 學校名稱 | 學校地址 |
1 |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中職部) | 貴陽市花溪區鴻源路8號 |
2 |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 | 貴州省凱里市經濟開發區凱開大道1009號 |
3 |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 | 清鎮校區:清鎮市毛栗山(金馬大道清鎮汽車城對面) 二戈寨校區:貴陽市富源南路317號 |
二、貴州開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中專學校簡介
1、貴州城市職業學院(中職部)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位于貴州省貴陽市,是2001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教育部備案納入國家計劃內統一招生錄取的全日制普通高校。貴州城市職業學院的前身是貴州亞泰職業學院,2014年3月15日,貴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4〕55號文件,批準同意貴州亞泰職業學院改制更名為貴州城市職業學院。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中職部)教學建設
學院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花溪大學城,新校區校園占地1500畝,預計建筑面積50余萬平方米、總投資為15億元人民幣、在校生規模為30000人。學院老校區占地面積10.65萬平方米,現有校舍面積12.8萬平方米,擁有教學樓、圖書館、學生食堂、學生公寓和運動場以及各個專業實驗室。
2011年12月,省政府438號文件批準同意我院進入大學城建設新校區。新校區全部建設完成后,將是一所設施先進,配套完善,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嶄新校園,屆時將為學院人才培養提供強有力的辦學條件保障。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中職部)師資力量
學院始終堅持“安全立校、特色興校、創新強校、依法治校”的辦學理念,把教學質量當成生命線,擁有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和年齡結構合理的管理隊伍。
現有專業教師6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雙師型教師300余人。學校培養了一批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已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實力雄厚、充滿活力的專兼職教師隊伍。“灑下園丁千滴汗,澆得滿園春色濃”,教師們志存高遠、崇尚敬業是城市學院長足發展的強勁動力。
2、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
山川秀麗,氣候宜人,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濃郁,素有“森林之州”、“歌舞之州”美譽,被世界鄉土文化保護基金會授予的全球18個生態文化保護圈之一,“世界最大的民族博物館”、“人類疲憊心靈的最后家園”的貴州黔東南,孕育了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坐落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苗嶺明珠”——凱里市。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教學實訓
校園占地面積1503畝,校舍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32萬冊,電子圖書11.3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800萬元。建有“貴州省第六十二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和黔東南州會計電算培訓中心、黔東南職業考試培訓中心等、黔東南導游服務中心。
建有校園民族文化技術實踐基地(系貴州省首批校企共建公共實訓基地);擁有州人民醫院、州中醫院兩所三甲醫院醫學實踐教學基地,建有附屬口腔醫院、動物醫院、駕駛培訓學校、汽車檢測與維修中心、示范性駕駛技術訓練場、鴨塘示范養殖場、生態園林綠化公司等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和各專業校內實訓基地。
與154家企業、醫院簽訂實習就業協議,建有167個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能一次性接納學生頂崗實習4000人以上。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師資隊伍
有在編教職工727人,其中專任教師490人,正高26人,副高176人,博士、碩士124人,“雙師”教師223人;
州級拔尖人才3人,州管專家4人,86名教師入選省、州高層次人才專家庫;外籍教師2人,校外兼職教師600多人。
3、貴陽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是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貴陽市人民政府承辦的一所全日制、綜合性、開放型的高等職業院校。中等職業教育部是學院下設的一個職能部門,其工作職責是:按照學院發展規劃要求,負責制定中職發展規劃和工作計劃。統籌學院中職教育教學的各類評估,督促、幫助各教學單位做好相關工作。協調各方面的管理,組織開展與中職有關的對外交流活動,處理學生工作方面的來信來訪。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教學建設
學院占地面積1070畝,建筑面積28.7萬㎡,教學行政用房21萬㎡,學生宿舍10.9萬㎡,學院教學設施設備值8885.35萬元,教學用計算機2468臺,圖書館和電子閱覽室1.8萬平米,館藏圖書57.5萬冊,多媒體教室實現全覆蓋。此外,學院還配套了全新的運動場、體育館、大禮堂、食堂、文體活動中心等完善的硬件設施。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639人,專任教師453人,師資隊伍規模穩步上升?,F有省級大師工作室2個,省級教育團隊(生化工程系)1個,市級大師工作室1個,市級職業教育教學團隊(機電系)1個,院級教學名師5人,專業帶頭人15人,骨干教師58人,教學新秀5人,學術帶頭人9人,學術骨干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