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民辦助產學校有:南充外國語中等專業學校、內江醫科學校、成都鐵路衛生學校等民辦助產學校。

一、四川民辦助產學校名單一覽表
序號 | 助產學校名稱 | 助產學校地區 | 助產學校性質 |
1 | 南充外國語中等專業學校 | 南充 | 民辦院校 |
2 | 內江醫科學校 | 內江 | 民辦院校 |
3 | 成都鐵路衛生學校 | 成都 | 民辦院校 |
二、四川民辦助產學校簡介
1、成都鐵路衛生學校
成都鐵路衛生學校簡介
成都鐵路衛生學校成立于1947年,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四川省首批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教育部德育實驗基地,護理專業是教育部首批示范專業,成都市文明單位標兵,職業教育先進學校。
成都鐵路衛生學校專業設置
學校開設有護理、口腔醫學、口腔工藝技術、藥劑、檢驗等十余個專業?,F有注冊學生8000余人,在校學生6300余名,100余個教學班。09年秋季學校被確定為四川省藏區“9+3”免費職業教育計劃定點學校。
成都鐵路衛生學校師資力量
學校有在崗教職員工180名,專任教師近100名,其中高級講師37名,雙師型教師占專業教師總數的52%。教師科研實力強。近年來,有20余名教師參加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40余名教師60余人次參加教育部、衛生部規劃教材編寫,分別擔任主編、副主編、編者。
成都鐵路衛生學校占地面積
學校是2009年8月,投資1.5億元興建的一所嶄新的現代化學校。占地300畝,位于成都市郫縣古城鎮,建筑面積54000余平方米。教學大樓配備與互聯網相通的網絡系統、數字化廣播、電視等多媒體教學設備;實訓大樓建有模擬醫院工作環境的“護理實訓中心”以及“口腔醫學實訓中心”、“機能學實驗室” 等,護理實訓中心建有基礎護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等7個??茖嵱枀^。圖書館總藏書量15萬冊、中文期刊322種、網絡信息點1358個。學校學習、生活、運動分區合理,生活設施配套。綠樹環繞,湖水蕩漾,環境優美。
成都鐵路衛生學校發展歷程
學校有著60余年的辦學歷程,有著良好的管理文化傳承,形成了較為規范的管理制度。構建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德育管理模式,制度健全,管理到位。注重學生良好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發揮醫護文化的獨特育人作用。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以“博學、篤行、仁愛、惠眾”為校訓,形成了“仁愛、和諧、尚美、進取”的校風。實行全日制、公寓化、半封閉式管理。注重將“嚴字當頭”的管理理念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受到學生、家長、社會各界好評。
成都鐵路衛生學校教學設施
學校以良好的教育教學質量為支撐,建有廣泛的就業網絡。畢業生在鐵路、部隊及地方各級醫院、醫藥公司及境外機構從事醫務工作。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8%以上。
學校附屬醫院位于江蘇邳州,現有職工155人,開放床位200張,是一所以創傷外科為主的綜合性醫院。學校正在校區內籌建第二附屬醫院,擬投資1.5億,按二甲醫院標準設置,開放床位300張。
2、內江醫科學校
內江醫科學校簡介
四川省內江學校醫科學校于二〇〇三年三月經四川省教育廳批準由原內江衛生學校、內江中醫學校合并組建而成,是內江市衛生局主管的全日制普通中等專業學校。
建校50年來,已培養各類衛技人員4萬余名。畢業生遍布全省及周邊省市,不少已成為當地衛生行業行政領導和醫藥衛生保健行業的技術骨干。
內江醫科學校占地面積
學校坐落于張大千故里——甜城沱江河畔,占地1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52320㎡,有標準運動場和風雨操場;有設備先進的基礎、專業實驗室32個,有穩定的教學實習醫院37個,其中二甲以上醫院17所;有高保真多媒體語音室、調頻發射臺、能同時播放8套電教節目的電教中心直播室、多媒體教室等先進的電化教學設備,種類教學錄像帶VCD、CAI課件達1106盒(張);有教學微機345臺,100兆高速寬帶校園網;教學設備總價值617.6萬元。學校圖書館藏書9.5萬冊,報刊雜志180種,有電子閱覽室、學生閱覽室共218個座位。學校師資力量雄厚,辦學條件完善。有教職工225人,專任教師126人,90%大學本科
內江醫科學校師資力量
學歷,“雙師型”教師達70%。各專業均有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平均年齡38歲,是支業務精湛,專業技術能過硬、敬業、樂業、愛業的教師隊伍。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69人,其中,高級職稱45人,中級職稱86人。開設有護理、中西醫結合、婦幼、檢驗、助產士、醫學美容、中藥、骨傷、針灸推拿等專業。與瀘州醫學院、四川省衛生管理干部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聯合辦有成人大專。并與瀘州醫學院聯辦有初中起點的高職???。在校中專學生2500余人,大專生有1500余人。
3、南充外國語中等專業學校
四川省南充外國語中等專業學校學校概況
我校是1994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994]165號)批準成立的一所中等專業學校,位于南充市順慶區瀠康南路526號,占地面積150畝,綠化面積近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2萬平方米,其中教學及教學輔助用房4.5萬平方米,生活用房2.8萬平方米,實訓場地0.9萬平方米,運動場地2.1 萬平方米;實驗實訓設備總值3000余萬元;現有總資產1.8億元。教職工28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近6000人。
我校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努力提高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產業結構調整的能力,與南充市改造提升汽車汽配、絲紡服裝、輕工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和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緊密對接,開設了商務英語、商務日語、汽車運用與維修、鐵道運輸管理、學前教育、石油類專業、計算機及應用、服裝設計與工藝、旅游服務與管理等十多個專業(其中商務英語、學前教育為市級重點專業),已初步形成外語、鐵路運輸、學前教育3個專業群。由于開設專業對接社會需求,學校生源良好,近5年年均招生2500人以上。
四川省南充外國語中等專業學校領導關懷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王金祥親臨學校視察。國家政協副主席厲無畏接見學校校長,要求把握機遇,辦高水平的職業教育。省政協主席陶武先、省人大副主任敬中春、省政府副省長陳文光、省政協副主席曾平江帶領各市、州、縣的書記、市長、縣長共240余人曾來校參觀視察。教育部官員、省教育廳巡視員姜樹林、市委書記劉宏建、市人大主任高先海、市長向東、市委秘書長劉彬、市政協副主席馮慶煜先后來校視察指導工作;市教育局局長雷國林率領市轄三區六縣80余名教育行政部門領導、中職學校校長在我校召開校園建設現場會,對學校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四川省南充外國語中等專業學校辦學成果
我校是南充市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在18年的辦學歷程中,先后與四川外語學院、四川大學、西華師范大學等高校聯合辦學,為社會培養輸送了3萬多名實用型專業技能人才,積累了豐富的中職、高職辦學經驗,形成了先進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和企業的廣泛認可。日本世川和平財團和日本 AFS協會到??疾?,開展畢業生赴日研修合作,已有500多名學生先后到日本、美國、英國、南非、俄羅斯、韓國等國留學、就業,出國學生的年薪大都在十萬元人民幣以上。學校積極開展勞務培訓,先后完成了省市農勞辦、勞務辦等部門下達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溫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萬農民培訓”、“川妹子(酒店服務)”四川省勞務品牌培訓等項目,近八年,共培訓輸出勞務人員19700多人,其中,出國勞務人員4520人次,取得良好社會效益,被省、市政府命名為“四川省勞務開發培訓基地”、“四川省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基地”,先后獲得 “四川省社會力量辦學先進集體”、“四川省勞務開發先進集體”、“南充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南充市文明單位”等近60多個榮譽稱號。
四川省南充外國語中等專業學校師資隊伍
我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按照教育部確定的師生比例核定教師編制,堅持校內培養與校外引進并重、專職和兼職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擴大教師數量,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提高教師的師德品質和教學水平?,F有專兼職教師220多人,其中26人具有高等學校教師資格,市區級學科帶頭人3人。教師隊伍專業結構合理,具有中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教師106人,占教師總數的48%;專業課教師14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5%;雙師型教師88人,占專任專業課教師總數的60%。
四川省南充外國語中等專業學校教學質量
我校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突出職業道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提高其就業創業能力。學校實行工學結合、訂單培養,先后與成都鐵路局、深圳愛普生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局等100多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為企業定向培養實用技能人才。在教學內容上注重面向職業崗位群優化知識結構和課程體系,注重與產業結構、職業崗位和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接,注重對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和繼續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學方法上注重理實一體化,加強實踐和實訓教學環節,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學校教學管理規范,教風好,學風正,學生的基本素質、職業技能水平不斷提高。李曉瑤、王伍達等8名學生參加2011年中央電視臺語言技能大賽獲得金獎。近兩屆畢業生雙證書獲取率95%以上,應屆畢業生一次就業率98%以上。
四川省南充外國語中等專業學校發展前景
我校制定了《四川省南充外國語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2010—2020)》,力爭用十年左右時間,穩步邁上三個臺階。第一個臺階:到2012年,學校的專業布局基本合理、實訓基地技術裝備和功能全面提升,學歷教育和社會培訓達到一定的規模,完成省級示范性職業學校的建設任務;第二個臺階:到2015年,建成川東北一流、省內知名的中等職業學校;第三個臺階:到2020年,建成具有鮮明職業教育特色、辦學實力雄厚的高職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