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開設農村經濟綜合管理專業的中職學校名單有:貴州省電子信息高級技工學校、從江職業技術學校、貴州林業學校、貴州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等中職學校。

一、貴陽開設農村經濟綜合管理專業的中職學校名單一覽表
序號 | 學校名稱 | 學校地址 |
1 | 貴州省電子信息高級技工學校 | 貴州省都勻市劍江北路61號 |
2 | 從江職業技術學校 | 從江縣丙妹鎮北上開發新區縣農場對面 |
3 | 貴州林業學校 | 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扎佐鎮前進南路307號 |
4 | 貴州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 貴陽市延安中路62號 |
二、貴陽開設農村經濟綜合管理專業的中職學校簡介
1、貴州省電子信息高級技工學校
貴州省電子信息高級技工學校簡介學校辦學條件完善,師資力量雄厚,實習實驗設施齊全,是貴州省以電子類專業為主,機電結合,培養中、高級技術工人的大型綜合學校。被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信息產業部批準為貴州聲電子信息產業高技能培訓基地 。
學校位于都勻市區,交通便利,校區占地31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校內花木繁茂,景色宜人,是讀書學習的好地方?,F有各類在校生4000余人,教職工200余人,其中中、高級職稱的教師100余人。
學校專業:電子與激光技術應用、辦公設備及家用電子產品維修、無線電通信終端設備制造與維修、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應用與維修、計算機應用與網絡技術、平面設計與動漫制作、電子商務及客戶信息服務、農業機械使用與維修、市場營銷與物流管理、酒店管理與服務、數控加工、數控編程、機械加工、模具制造與維修、汽車制造與維修、焊接與鈑金加工、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裝飾、農村經濟綜合管理 、數控技術與數控設備維修、模具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與激光技術、電子與激光技術應用、汽車制造與維修
2、從江職業技術學校
江職業技術學校簡介
從江縣職業技術學校始建于1986年,在辦學過程中,由于生源不足和其他客觀原因,于2002年合并到從江縣委黨校辦學,2003年又合并到從江縣第一民族中學辦學。2005年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后,從江縣委、縣政府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于2006年將從江縣職業技術學?;謴酮毩⑥k學,2008年2月,從江縣職業技術學校般進了新校區。
通過不懈的努力,學校建成占地面積92102.6平方米、建筑面積21250平方米。師資力量雄厚。在校生從2006年的26人壯大到2351人。“十一五”期間,是學校艱難起步的創業時期,學校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堅持“以人為本、樹人重德、拓新興校、依法治校、持續發展”的治校方針。樹立“明德、立志、尚技、重能”的辦學宗旨。發揚“頑強拼搏、不甘落后”的從江精神,奮力趕超,勇爭笫一。
學校與時俱進,始終站在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前沿,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以深化教學改革為重點,以推進校企結合為核心,推動學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形成了顯著的辦學優勢?,F已建成基礎設施農業專業、計算機應用、電工、電子、汽修運用與維修、服裝設計與制作、學前教育等專業實訓室共有16個。學校建有涉農專業實訓基地、校內汽車修理廠和機動車技能駕駛培訓基地,建成多媒體教室2個,擁有校內外的實訓基地共有19個。2009年榮獲黔東南州辦學水平督導評估優秀學校。2010年榮升為省級重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有力地推進了從江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招生專業:設施農業生產技術、農業機械使用與維護、供用電技術、學前教育、服裝設計與工藝、農村經濟綜合管理、安全保衛、民族
歌舞、民間工藝
3、貴州林業學校
貴州林業學校簡介
貴州省林業學校創建于1956年,56年來為國家培養了2萬多名大、中專畢業生,為國家生態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學校地處貴陽市北部新城,位于修文縣扎佐醫藥工業園區,毗鄰貴陽高爾夫度假中心和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校園環境優美、功能齊全,是一所集農林類、資源與環境類、醫藥衛生類、旅游服務類、信息技術類為一體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在省內外享有較高聲譽。 貴州林業學校占地面積 校園占地面積360畝,教學用房面積5.94萬平方米,各種建筑、場地和設施符合國家建設與安全標準,充分滿足了學校辦學需要。各專業均具有教學必須的校內實訓場所和設備設施,設備總值1800萬元;各專業均建立了穩定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實訓課開出率達95%以上;具有教育部、財政部首批重點支持建設的園林示范專業實訓基地。貴州林業學校教師力量
校始終把師資隊伍建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并采取各種切實可行的措施,持續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提高整體隊伍素質。學?,F有教師200人,中職學歷教育在校學生4034人,生師比為20:1。專任教師中本科學歷以上的占90%以上,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的占教師總數的11.5%。“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的82%。近年來,學校教師編寫公開出版的教材、著作近百種,公開發表的論文500多篇,主持或參加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40多項,獲教育、科研成果獎5項。學校建有功能齊全和運行流暢的校園網,便捷高效的學校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數量完全滿足了教學和管理需要,同時,所有教學場所均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骨干專業的主干課程均配有數字化教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