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開設現代農藝技術專業的中職學校名單有:曲靖市師宗職業技術學校、丘北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富寧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宜良縣職業高級中學、施甸縣職業高級中學、騰沖縣第二職業技術中學、龍陵縣職業高級中學、瀾滄縣職業高級中學、華坪縣職業高中、彝良縣職業技術高級中學等中職學校。

一、云南開設現代農藝技術專業的中職學校名單一覽表
序號 | 學校名稱 | 學校地址 |
1 | 曲靖市師宗職業技術學校 | 云南省曲靖市師宗縣丹鳳鎮漾月西路74號 |
2 | 丘北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 |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縣普者黑大街中段 |
3 | 富寧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 | 新華鎮新華鎮 |
4 | 宜良縣職業高級中學 |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縣匡遠鎮環城南路129 |
5 | 施甸縣職業高級中學 |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仁和鎮 |
6 | 騰沖縣第二職業技術中學 | 保山固東鎮固東街 |
7 | 龍陵縣職業高級中學 | 保山市龍陵縣龍山馬家坡 |
8 | 瀾滄縣職業高級中學 | 瀾滄縣勐朗鎮水庫西路 |
9 | 華坪縣職業高中 | 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楊柳灣35號 |
10 | 彝良縣職業技術高級中學 | 彝良縣角奎鎮公園路28號 |
11 | 永勝縣職業高級中學 | 永勝縣永北鎮鳳鳴南路356號 |
12 | 景東縣職業中學 | 錦屏鎮翠屏新村130號 |
13 | 云南文山農業學校 | 文山職教園區 |
14 | 紅河州農業學校 | 紅河蒙自縣土官村 |
二、云南開設現代農藝技術專業的中職學校簡介
1、曲靖市師宗職業技術學校
曲靖市師宗職業技術學校簡介
曲靖市師宗職業技術學校是師宗縣政府舉辦全額撥款的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學校2010年3月獲得國家教育部授予“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稱號,是全國第三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項目學校。
學校創建于1980年,名為“師宗縣農業中學”,校址在彩云鎮紅旗農場(原云南省勞改局農場);1988年與“師宗縣職業學校”(校址在縣煤炭局院內)合并辦學遷入現址,稱為“師宗縣職業中學”;1994年更名為“師宗縣職業高級中學”;2004年更為現名“曲靖市師宗職業技術學校”。
學??傉嫉孛娣e156畝,建筑面積(含辦學點)8.6萬平方米。距縣城3公里,背靠青山,面臨石湖;校內環境優美,育人氛圍濃厚。
現有教職工218人,其中:專任教師198人,研究生學歷15人,本科教師183人,高級職稱教師46人,外聘兼職教師82人,“雙師型”教師96人,校級以上專業帶頭人5人,省、市、縣骨干教師18人。目前,學歷教育在校生總人數4842。
學校秉持“緊貼市場、服務行業、素養為重、就業導向”的辦學理念,開設農林牧類、加工制造類、交通運輸類、信息技術類、休閑保健類、輕紡食品類六大類7個專業15個方向,其中,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技術應用、現代農藝技術、畜牧獸醫4個專業為三批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
學校構建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了崗位能力和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體系,開發22套32本突出職業崗位技術的“理實一體化”教材,開展以“理論實踐一體化”為特色的項目教學模式改革。目前,全校一體化課程占全部專業課程總數的80%以上。
2、丘北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
丘北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
丘北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是1973年經上級批準成立的全日制公辦職業高級中學,是丘北縣職業技術教育培訓中心。承擔著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和振興丘北社會經濟的歷史使命。
自一九七三至九月至今,歷時四十三載,為人,有重古之喜;為校,則慷慨于歌。
道德教育與文化教育、專業技能培養相結合始終是丘北縣職業高級中學教育的主要內容。培養愛國情操是丘北縣職業高級中學核心內涵,代代教師始終秉持“以人為本、塑造品格、尋求真知”辦學思想;尊奉“厚德創新、篤學致遠”校訓,修身與育人并舉,辦學與治校齊重,弘揚至誠至真人性要義,重視學生良好品德修養。
丘北縣職業高級中學是丘北縣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放創新典范,承受中國傳統的科技文化雨露滋潤,沐浴現代先進文化馨香熏陶。不拘一格廣攬人才,放眼未來,培養精英;“法古今完人,養天地正氣”,從容大度,儒雅端莊,以海納百川博大胸懷,積極開拓無限空間。值當地經濟快速發展之時,適時培養了大批優秀學子,他們認真學習先進科學技術知識,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而今,學校敢為人先,創新辦學思想,提升辦學層次,已成為省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而今,丘北縣職業高級中學秉承 “以人為本、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敢為人先” 辦學思想; “仁愛誠信、問學求真”、“厚德創新、篤學致遠”、“勤學好問、身體力行”,提出嶄新辦學理念“教在職中,讓職中成為老師成就事業的沃土;學在職中,讓職中成為學生和諧發展的搖籃”。學校青藍相繼,薪火相傳,銳意進取,勵精圖治,力求教育回歸本原,超越百年教育夢想;學校人文薈萃,綠草如茵,鳥鳴晨暮,古木參天,沐浴時代春風,越過艱難坎坷,踏上千年未遇坦途。
學校始終堅信敏銳把握歷史機遇日,正是迎來教育發展時;心承先輩諄諄教誨,懷揣創業執著信仰,乘風破浪,明天必將燦爛輝煌。
歷史腳步清晰凝重,文明傳承綿延不息。初創時篳路藍縷,奮進中風雨兼程,新世紀跨越發展,厚重積淀無法拋棄,豐富經驗不可或缺,丘北縣職業高級中學生命脈絡才能不斷延續。
3、富寧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
富寧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學校歷史
原為富寧縣農業中學,創辦于1964年,原校園占地面積只有7.5畝,辦學條件極為簡陋。為改善辦學條件擴大辦學規模,2003年8月,縣委、政府決定將學校遷址新建,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學校于2006年8月搬遷到新校區。新校區占地面積116畝,規劃總建筑面積40000多平方米,預計總投資5000多萬元,分兩期建設,目前學校已建校舍建筑面積14000多平方米[1] 。
富寧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學校簡介
截止2011年5月,富寧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現有教職工102人,各類教學班45個,在冊學生2000余人。學校先后開設計算機、農學、電工電子、建筑裝飾、制衣等10多個專業, 自2002年參加 “三校生”高考以來,已向高等職業院校輸送學生1500多名。2010年8月,學校通過省教育廳評估認定為省級示范性職業高中。
富寧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辦學模式
近幾年來,富寧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抓住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機遇,采取靈活的模式辦學 :一是堅持就業和升學并舉,既為學生就業打好基礎,也為學生升學創造條件,滿足學生升入高等職業院校繼續深造的愿望。二是采取“走出去”的辦法,把制衣和電子電工班辦到企業,讓農村貧困學生通過“半工半讀,工學結合”實現零距離就業。三是利用假期帶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讓學生通過勤工儉學增強就業能力。四是加強與上海、福建等地的職業學校聯合辦學,利用聯辦學校的資源優勢,讓學生更好地學到技能,實現就業。五是把職業教育和勞務輸出結合起來,培訓和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六是按照 “學校即工廠,教室即車間”的辦學理念,積極創辦校辦產業。先后與廣州歐譽制衣廠和廣福汽車修理廠合作,將車間引入學校,為學生的實習和技能提升搭建平臺。七是為增強職業教育辦學的實效性,把課堂向農村成技校延伸,采取辦學到村、送教下鄉的形式將新科技、新信息、新理念送到農村,為“三農”服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