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開設醫學檢驗專業的中專學校名單有:江西贛州衛生學校、鷹潭衛生學校、景德鎮衛生學校、永修中等專業學校等中專學校。

一、江西開設醫學檢驗專業的中專學校名單一覽表
序號 | 學校名稱 | 學校地址 |
1 | 江西贛州衛生學校 | 江西省贛州市 |
2 | 鷹潭衛生學校 | 江西鷹潭余江五湖工業園區 |
3 | 景德鎮衛生學校 | 景德鎮市中華北路317號 |
4 | 永修中等專業學校 |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濱湖南路蓮花苑小區南 |
二、江西開設醫學檢驗專業的中專學校簡介
1、江西贛州衛生學校
江西省贛州衛生學校簡介
贛州衛生學校是贛南唯一的一所公辦全日制國家級重點普通中等衛生職業學校,隸屬贛州市人民政府。學校前身為贛州地區衛生學校,創建于1975年,1998年撤地設市時更名為贛州衛生學校,2008年8月整體搬遷至贛州高校園區。江西省贛州衛生學校教育環境
學校辦學硬件條件日趨完善。校園占地面積679畝,建筑總面積18.84萬m2,各類實驗室、準備室258間,勞模工作室1個,博士工作站1個;圖書館藏書18.5萬冊,教學用計算機742臺,綜合性多功能廳1間(496座),多媒體教室122間,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4493.6萬元;校外實習基地180個。江西省贛州衛生學校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支年齡和學歷結構合理、教育教學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F有教職工364人,其中專任教師275人,博士研究生2人、碩士研究生62人,正高1人、副高59人;全國職業教育名師1人,省、市級“五一勞動獎章”6人。另外聘臨床、生產一線兼職教師90人。江西省贛州衛生學校辦學規模與專業
辦學規模穩步擴大,專業設置趨于合理?,F開設護理、涉外護理、助產、藥劑、農村醫學、中醫康復保健、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口腔修復工藝、中藥、康復技術等11個中職專業及1個內地西藏中職檢驗班;與南昌大學醫學院繼續教育部, 江西中醫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等聯合辦學舉辦了成人高等函授本、??茖W歷教育;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繼續教育部聯合舉辦成人高等函授遠程學歷教育。目前,學校在校中職學生6211人。2、鷹潭衛生學校
鷹潭衛生學校簡短介紹鷹潭衛校是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全日制普通中等衛生專業學校。座落在鷹潭市余江五湖工業區,距離鷹潭市區8公里。學校占地105畝,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實驗實訓設備齊全。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70余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老師40人,具有中高級職稱30余人,學校成立了由中高級職稱10余人組成的專業實訓指導教師隊伍,滿足專業實訓需求,現有在校生千余人。 學校根據市場需求開設了護理、助產、中醫康復保健、農村醫學等重點品牌專業,以上專業是目前國家與社會最急需專業,就業前景十分光明,報讀衛校已成為廣大學生及家長的首選。 鷹潭衛生學校發展規模 學校已經為社會培養了七屆(3千余人)優秀的醫護人才。眾多的畢業生已成為各級醫療衛生單位的業務骨干及基層單位領導,他們良好的醫德、精湛的醫術贏得了社會贊譽。 學校2011年被鷹潭市人民政府評為“全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學校黨支部被鷹潭市教育局黨委評為“先進黨組織”。 學校與近百所著名的醫院有長期穩定的實習就業合作關系。如鷹潭人民醫院、鷹潭市184醫院,鷹潭市中醫院,貴溪人民醫院、中醫院,余江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廣豐縣人民醫院、萬年縣人民醫院、鉛山縣人民醫院、弋陽縣人民醫院等醫院接收我校畢業生進院實習和就業。 |
3、景德鎮衛生學校
景德鎮衛生學校簡介
景德鎮市衛生學校創建于1958年,前身為景德鎮醫專,座落于中華北路317號。建校五十多年來,學校相繼開設了護理、醫士、公衛、中醫、婦幼、助產、藥劑、檢驗等專業,其中1978年曾開設江西醫學院上饒分院景德鎮班,2010年新增“農村醫學”專業,2013年與江西醫學高等??茖W校合作開設3+2大專,2018年和宜春學院合作開始3+2護理大專,累計為社會培養了數萬名醫藥衛生技術人才,享有良好的聲譽。
景德鎮衛生學校師資力量
學?,F有教職工98人,專業技術人員70人,其中博士1人、碩士生7人,高級職稱教師12人,另從市直醫院聘有兼職教師20余名。
景德鎮衛生學校辦學成就
1.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逐年創新高 2018年,我校組織護理專業2015級同學參加了2018年度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報名、培訓工作,一方面向迎考學生宣講考試政策、做好學生報考組織工作,同時組織專業骨干教師,進行了為期2個多月的考前強化培訓,最終在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取得了較好成績,考試通過率達到81%,其中有的班級通過率高達92%,連續五年護士考試通過率創新高,大大高于全國平均通過率。
2.科研工作有較大提升 近年來,學校有十余名教師參與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中等衛生職業教育教材”、 “高等衛生職業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及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衛生部、教育部十二五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專業規劃教材”的編寫,其中有教材主編或副主編5名,參編教師30余人次。